【地方】江西省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检查考评标准(试行)

爱游戏官方入口最新版 2024-09-27

  医务、感控、护理、总务等部门建立联席工作机制,形成合力,群策全力,联防联控。

  2.1院级层面建立总体防控要求,并出台适用于全院的感染防控制度,重点突出重点科室、重点人员。

  2.2临床医技科室应根据科室特点制定疫情防控管理和防控措施制度,且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规范性。

  3.1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院感制度,按照每200-250张病床不少于1人的标准,配齐院感防控专职力量。

  3.2加强院感防控全员培训,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院感防控意识和能力,践行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

  3.3要严格实行问责制,对长期失察、监管不力、工作不落实、失职渎职行为必须严肃追究责任。

  5.2医院各部门应各司其职,严格信息报告制度,做到信息安全和报告及时有效。

  1.3对所有入院患者及其陪护,落实1米线,严格执行扫“健康码”、查轨迹。

  1.5工作人员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穿隔离衣、戴口罩、戴手套、戴工作帽等),且佩戴、脱摘正确。

  1.6分诊台配有体温计、医用外科口罩、手套、登记表、宣传资料、消毒设施等,医务人员24h值班。

  1.9岗位期间,正确做好防护,对共用物品(如笔、体温计等)能及时消毒处理。

  2.2发热门诊独立设置,与其他门诊隔离,诊疗区域能满足病人就诊需求,并确保室内有良好的通风(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就诊患者的缴费、取药、常规检验、标本采集等应在发热诊区完成。

  2.3布局、流程合理,设有三区两通道,分隔合理,各区间有物理屏障。与其他门诊人流、物流不交叉。医护人员穿脱防护用品区域明确、流程正确,各区不交叉,人员不逆流。

  2.5发热门诊和隔离留观室有独立的空调系统(不能使用中央空调),安装必要的机械通风设施,保证空气流向从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

  2.7设置不少于2间的诊室和隔离留观室,普通发热和流行病史发热患者诊室分开设置。

  2.10发热门诊应配置专用体温计、听诊器、血压计、一次性压舌板、应急抢救药品和设备等。

  2.18病人检查时使用的诊疗器械(体温计、压舌板等)专用,重复使用的做到一人一换一消毒。

  3.3工作人员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一般诊疗至少包括医用外科口罩、工作服或隔离衣等防护用品,能根据风险评估及时提升防护级别,防护用品穿戴、脱卸正确。

  3.5病人检查时使用的诊疗器械(体温计、压舌板等)专用,重复使用的做到一人一换一消毒。

  4.1流程布局、分区合理,设置有患者等候区、诊疗区、防护用品穿、脱区等,做到洁污分开。

  4.3执行标准预防,根据风险正确选择包括隔离衣或防护服、护目镜、防护面屏、N95口罩等防护用品。

  4.6诊室牙椅、裂隙灯、眼底前置镜、CT机等仪器设施及环境物表清洁消毒符合标准要求,并增加消毒频次。

  5.1制定有应对可疑或疑似新冠患者、急诊患者的急诊手术预案,预案应包括隔离手术室、患者转进转出流程、手术室通风系统临时管控、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穿脱流程、区域划分、终末消毒、手术器械、手术相关织物处置等内容。

  5.3严控手术人员,医师、护师、麻醉师对预案内容熟悉,并接受过防护培训,参与推演。

  5.5个人防护用品储备充足,至少能满足2台以上手术人员的用量,且能随时院内调用。

  6.2加强对透析患者体温检测及流行病学史的询问,核对健康码,必要时行新冠病毒检测予以评估。

  6.3指导患者进行手卫生、正确佩戴口罩,并要求全程佩戴,引导患者执行手卫生、呼吸卫生。

  7.1医护人员做好标准预防,包括外科口罩、工作服、手卫生等,并能根据风险评估,及时升级防护。

  7.3科室建立医护人员标准预防的方法执行的日常监督管理,及时提醒、纠正不规范做法。

  7.4强化入院患者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症状体征筛查,鼓励所有入院患者的新冠病毒核酸检验测试“应检尽检”。对于临时收治无有效核酸检验测试阴性证明的新入院患者,需置于隔离过渡病房,待排除新冠肺炎病毒感染后再转至常规病房进一步住院治疗。

  7.5住院患者严格执行住院规定,不串病房,不聚集,做好手卫生、呼吸卫生,有发热、流行病学史及时报告。

  7.6原则上不探视,陪同人员相对固定,不允许超出一人,陪护人员要尽量陪护在患者身边,减少不必要的走动,并做好个人防护,严格遵守医院的防控要求。

  7.7对患者、陪护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体温检测,询问有无疫区及相关流行病学接触史。

  7.8设置隔离病室,用于安置本病区住院患者中出现的可疑新冠肺炎或密切接触者病例。

  8.1医院开展了新冠病毒核酸检验测试(含委托第三方检验测试的机构),对重点人群(如发热、住院)做到“应检尽检”。对医疗机构内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后勤保洁、护工、保安、实施工程人员等)、新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发热门诊就诊人员等要全部落实新冠病毒核酸检验测试,做到不漏一人,高风险岗位人员每周至少检测一次新冠病毒核酸;对有发热症状及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医疗机构内工作人员要及时进行登记和新冠病毒核酸检验测试排查。

  8.2医院落实咽拭子采样、实验室检验质量控制,做到人员具备资质、操作符合规范、结果复核无误。

  8.3病毒核酸检测实验室流程布局合理,设置手卫生、洗眼器和喷淋装置设施设备。

  8.7新冠病毒毒株及其样本应由专人管理,准确记录毒株和样本的来源、种类、数量,编号登记,采取比较有效措施确保毒株和样本的安全,严防发生误用、恶意使用、被盗、被抢、丢失、泄露等事件。